2012/1/19 9:30:00 浏览:775 来源:杭州家教网
新学期临近,又一批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初中、高中的校门,开始他们新的学习生活。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些衔接工作,使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开始新阶段的学习呢?
在这里,我们邀请了几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专家、老师,给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阶段,积累更多的知识,轻松愉快地徜徉在学习的园地。
幼小衔接
孩子上小学能自理吗?
上小学是孩子一生中富有特殊意义的一件事。由于孩子所面对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中间会有一个衔接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事先认识到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家长吴先生最近这几天就一直在为儿子的新学期忙活着。吴先生的儿子要上一年级了,他担心的是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男孩子比较调皮好动,要他端端正正地坐上45分钟,我觉得很难。再加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就更难了。”另外,孩子早上能不能准时起床?放学回家后会不会按时做作业?种种问题都让吴先生感到担心。
专家指导>>
在家模仿学校生活节奏
教育学、心理学博士刘美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孩子的教育上,幼儿园与小学两种教育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作息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师生关系、学习要求等四个方面,这会使部分小学生出现不适的现象,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低落、心理恐惧。因此,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应密切注意孩子这个时期的衔接教育,使孩子学习有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具体做法包括:
首先,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幼儿园和小学作息时间不同,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早睡早起。不然,早晨起不来,到校打瞌睡,被老师批评了,自信心会受到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尽早纠正孩子不良的作息习惯。其次,对那些好动的孩子来说,家长在家可以尝试和孩子久坐,并模仿学校老师的语言,与孩子进行对话,让孩子在家就适应学校的节奏。
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后,一定要与老师多沟通、多联系。一年级的孩子出现最多的问题是不能正确理解老师的话,表达还不够清楚,学校布置的任务也不能准确传达给家长。
小初衔接
初中课那么多,忙得过来吗?
作为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初中生活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初中学习结束后,孩子将面临着他们人生第一次的选拔性考试。而在发展心理学中,初中阶段(青春期)是人生的岔路口,被称为“青春断乳期和性格形成期”,或者“难教养期”、“问题儿童期”,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小黄是将要上初一的学生,她感觉自己压力很大。她告诉记者,听说上了初中老师们都比较严格。另外,与小学相比,功课一下子增加到了七八门,难度也增大了不少,有可能每天晚上做作业都要做到很晚。还有,怎样与陌生的老师、同学相处,怎样调整好学习方法,如何把加重的学业学到最好,都让小黄感到困扰。
专家指导>>
帮孩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刚进入初中的孩子眼里,中学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教学方法;功课由两三门增加到八九门,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对新的校园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有的甚至导致成绩出现滑坡。
基于这些特点,福州第十九中学高级教师林远达建议家长应着手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比如家长要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里,要让孩子自己整理所使用的各种东西。作业应让孩子独立完成,不要在孩子做功课时坐在旁边陪着。
初高衔接
孩子无法应付集体生活咋办?
对于初中升高中的同学来说,这个暑假是漫长而又充满期待的,同时可能又有一些困惑。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即将升入高中的同学以及家长去面对、去适应。
市民刘先生的儿子今年中考成绩很优秀,9月份就要读高一了,不过他非常担心儿子高中的生活。“孩子中考考得不错,为此整个暑假我都让他自由活动,现在眼看着要开学了,孩子好像还没从玩劲中缓过来。其次,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高中寄宿生活真怕他难适应。”
专家支招>>
教会孩子独立生活
“高一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于高一新生而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很关键,适应得好则能为高考打下坚实基础,反之会陷入被动之中。”福州高级中学教师陈杰生告诉记者,现在许多高中都是寄宿制,这样一些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就会遇到一个问题:不适应住校的生活,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不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不善于利用课余时间等。当孩子遇到这些困难时,作为家长,要帮孩子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
陈老师表示,首先要帮孩子适应环境,和初中相比,高中学的东西更深了,而且人际环境也比以前复杂了。家长如果能帮助孩子认识这些冲突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可以使孩子变得宽容,因此也能更好地调整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其次,要帮助孩子独立生活。家长要引导孩子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还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