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9 13:55:00 浏览:622 来源:杭州家教网
青少年怎么保持自己良好的情绪?
除了青少年特定的心理年龄之外,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看待情绪。情绪是心理健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中,你的心理是否健康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你是否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是今天中小学生甚至很多成人需要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怎么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第一,认识情绪。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往往觉得积极情绪是好的,消极情绪是不好的。什么是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生气、悲伤、恐惧。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不可以愤怒,不允许生气,很多家庭有这样的家庭规条,孩子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想法:生气是不好的。当我生气时怎么办呢?
往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愤怒压下去了,但在人的潜意识里还存在。当我一次、两次、多次压抑愤怒的时候,它会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压抑到一定程度,我没有办法再压抑,有一天就会爆发出来,这时是巨大的爆发。另外一种是逃避压力。在消极情绪背后其实是有积极的意义,每个人都会出现消极情绪,当我们看待这些消极情绪的时候,不能“一刀切”。
我举一个例子,一位妈妈的孩子两岁多,比较常见的方式是拿自己的头去撞墙,甚至撞出血来。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背后是什么呢?两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有时妈妈让她去刷牙,她不去,妈妈就强迫她去。妈妈说你要把玩具收起来,我们一家人要出去了,但她不愿意,玩得正高兴。当她有不开心、负面的情绪出来,小孩子不知道怎么化解,而她又想表达她心中的不满。她最后就运用头撞墙的方式表达我内心中的生气、不满和愤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当孩子生气、愤怒的时候,父母告诉他你允许有这种愤怒的情绪,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会愤怒。我们从认识情绪变到第二个方面:接纳情绪。
接纳承认我们的孩子有一些负面情绪的存在,而不是告诉他你不允许有负面情绪。我们看到了你的负面情绪,允许你有负面情绪,让我们一起看看你为什么这么生气,怎么接纳这些情绪。在和孩子交谈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学习,我有了愤怒情绪时如何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宣泄,而不是自己一味“摸索”。
第三个方面:转化情绪。当我出现了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放松、想象、改变认知的方式,去调整、转化我的情绪,使消极情绪逐渐变成积极情绪。如果一时调整不到积极情绪,比如我今天还是非常焦虑,没有关系,它提醒我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就让它存在着,没有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的是,我很焦虑、我怎么办?当我越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可能就越焦虑。相反地,焦虑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允许它存在,它可能是我的朋友。当我们换成这样一种方式去看待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负面情绪对我们产生的消极影响反而会减少很多。
影响心理健康不健康的因素都有哪些呢?第一个因素,就是环境的因素,其中包括家庭因素。小孩子出生到长大,家庭是他成长最重要的一个环境。孩子6岁之前,是儿童心理、人格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包括父母的期望、家庭的结构。我们可以想象,离婚家庭和正常家庭的孩子成长会有一些差异,尽管这些差异不是绝对的。但我们看到,离婚家庭的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相对更高一点。
第二个因素,学校因素。学校里师生关系如何、学校的规章制度怎么样、学生在学校里是不是被班级体所接纳,在被班级体接纳的过程中要形成一种归属感。如果学生在班级中没有归属感,会有被排斥、遗弃的心理。这对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冲击。学校里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三个因素,同伴的影响。同伴是小学阶段、中学阶段都是影响青少年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青少年和同伴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否被同伴所接纳、认可,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四个因素,个体因素。比如青少年的气质类型,我们不能绝对说哪一种类型是好的,哪一种类型是不好的,但是气质类型如果和环境因素交互发生作用的时候,我们设想一个气质类型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他正好遇到了非常严厉、苛刻的父母,在环境和个体交互发生作用的时候,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青少年的自我接纳、认知因素不够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青少年很难去自我接纳、自我评价,这是一个时代现象。我们做过很多调查,在咨询经验当中,我们也摸索到很多个案,发现一些共性现象。不仅在儿童、青少年阶段里我们发现不能很好评价自我、接纳自我的现象,甚至在成人当中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
青少年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呢?我们要看一下他对自我的评价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小孩子最初的评价源自于父母、老师、成人,重要他人对他的评价。如果这些人对他的评价是“你很好”、“妈妈很喜欢你”,这些孩子自我接纳就是正向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指责孩子,甚至在指责他行为的同时,也在贬低他的人格。父母和他说“你不行”、“你很笨”,对孩子人格进行贬低,孩子慢慢就觉得我不行,我不如别人,我很笨,逐渐他的自我会发生一些偏差。
另一方面,成年人在引导儿童青少年很好地去认识、接纳自己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点,就是尽管他人对儿童、青少年评价很重要,但这种评价不是完全正确的。在这个过程中,成人要引导青少年认识到,我要客观地去评价我自己,有的评价是好的、正确的,我接纳它;有一些评价不是很正确、是偏颇的,我可以很好地去看待它。如果觉得是不正确的评价,我可以拒绝它。
青少年要从他人对我的评价转化为我自己要很好地评价我自己、看待我自己、接纳我自己,而不是百分之百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唯一标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偏科很厉害,数学老师很喜欢他,他数学学的非常好;语言老师不喜欢他,他很讨厌学习语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老师喜欢不喜欢他、认可不认可他作为他自己对自我的一种评价,作为他去从事活动的最重要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生会觉得“我学习是为了老师学,而不是我自己愿意去学、喜欢去学”。本质上发生了变化。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注意到这个问题。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个重中之重的方面。
网友“玉川子”提问:林教授,请介绍一下国外在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方面的做法。
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比国外要短一些,不管是和美国、日本相比,还是和港台地区相比。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晚一些。但我们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国外今天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很好的做法,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定位,我认为他们的定位值得我们很好地去思考、思索。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也是个别、有问题的学生。80年代以后,尤其是最近20、30年以来,美国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更多地是一种预防、教育、发展性的问题,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帮助全体学生适应学习、适应社会,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人潜能的发展。这一定位的转化,对今天我们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性作用,我们也在逐渐往这个方向发展。
第二方面,包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上。国外每个学校都配备有心理学家,还配备社会工作者、学生辅导员,是由这些人组成的机构。这些机构负责对学校以及整个学区里的学生进行心理诊断、评估、咨询、预防和干预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的机构。今天,我们北京市要求所有的中小学校都要配备心理老师。
国外给我们的提示是,我们可以把更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比如和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还扩展到家庭、社区,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各种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组织机构应该是一个很大的网络结构,这方面国外有很好的例子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培训。国外在培训心理学家上,专业方面的培训非常严格。比如,每一个心理学家都要经过正规的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的本科培训,甚至相当多的学校心理学家都具有硕士学位。除了在学校里进行学习,他们还有一年的实习期。实习经过某一个考试,最后才能拿到学校心理学家的证书。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可能有一些是搞德育的老师,怎么让这部分老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提高,需要我们去思考。
人民网的网友问:我的女儿14岁,逆反心理很强,怎么才能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反映孩子逆反心理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家长怎么和逆反心理强的孩子打交道?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是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心理学把它称为疾风暴雨时期,孩子的情绪波动会非常大。这个时期,青少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心理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高涨。
这时孩子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成为成年人的欲望,有一些内在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极其强烈的。由于他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摆在那里,他又没有办法成为成人,具有半独立性、又具有半依赖性,所以学生会出现强烈逆反的心理。家长不要觉得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化这样,原来他很好,心里会有一种惊慌和害怕。当家长有了这种担心、恐惧和害怕的时候,这种心理状态会带到他和孩子的交往中。
第一,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着干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第二,如何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沟通。孩子们通常把自己的东西锁起来,有一些心里话也不和你说,甚至和你有强烈的情感上的冲突。当孩子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出现的时候,家长要去听,不要去讲道理,这是一种没有效果的做法,已经被无数人证明了。我们要倾听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因为孩子渴望成为成人、渴望独立,我们没有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
第三,因为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要给予他们相应的信任。孩子们常常说,我爸爸、妈妈不信任我、不理解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一定的权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让他独立去做,接纳他们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因为他们处于半成人期、儿童化的状态,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一位父亲和我说,他的孩子上高一,这个小孩经常旷课,一段时间妈妈经常生病,他爸爸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说妈妈病了,你到医院看看她吧。孩子有时会去看望他妈妈,有时不去看望。有一次妈妈病情加重,他赶到医院看妈妈,然后问爸爸,说你怎么不及时告诉我,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父亲本来想说:我给你打电话你从来都没有回来过。但父亲忍住了,说,我以为你知道妈妈的病情,你会回来的。孩子什么话都不再说了,在妈妈住院期间一直陪着妈妈、照顾妈妈。所以,这时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接纳,对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方面给予他们宽容,这是非常重要的,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成为“独立人”的需要,满足他们被信任、认可的需要。
青少年怎么保持自己良好的情绪?
除了青少年特定的心理年龄之外,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看待情绪。情绪是心理健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中,你的心理是否健康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你是否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是今天中小学生甚至很多成人需要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怎么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第一,认识情绪。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往往觉得积极情绪是好的,消极情绪是不好的。什么是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生气、悲伤、恐惧。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不可以愤怒,不允许生气,很多家庭有这样的家庭规条,孩子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想法:生气是不好的。当我生气时怎么办呢?
往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愤怒压下去了,但在人的潜意识里还存在。当我一次、两次、多次压抑愤怒的时候,它会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压抑到一定程度,我没有办法再压抑,有一天就会爆发出来,这时是巨大的爆发。另外一种是逃避压力。在消极情绪背后其实是有积极的意义,每个人都会出现消极情绪,当我们看待这些消极情绪的时候,不能“一刀切”。
我举一个例子,一位妈妈的孩子两岁多,比较常见的方式是拿自己的头去撞墙,甚至撞出血来。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背后是什么呢?两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有时妈妈让她去刷牙,她不去,妈妈就强迫她去。妈妈说你要把玩具收起来,我们一家人要出去了,但她不愿意,玩得正高兴。当她有不开心、负面的情绪出来,小孩子不知道怎么化解,而她又想表达她心中的不满。她最后就运用头撞墙的方式表达我内心中的生气、不满和愤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当孩子生气、愤怒的时候,父母告诉他你允许有这种愤怒的情绪,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会愤怒。我们从认识情绪变到第二个方面:接纳情绪。
答接纳承认我们的孩子有一些负面情绪的存在,而不是告诉他你不允许有负面情绪。我们看到了你的负面情绪,允许你有负面情绪,让我们一起看看你为什么这么生气,怎么接纳这些情绪。在和孩子交谈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学习,我有了愤怒情绪时如何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宣泄,而不是自己一味“摸索”。
第三个方面:转化情绪。当我出现了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放松、想象、改变认知的方式,去调整、转化我的情绪,使消极情绪逐渐变成积极情绪。如果一时调整不到积极情绪,比如我今天还是非常焦虑,没有关系,它提醒我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就让它存在着,没有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的是,我很焦虑、我怎么办?当我越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可能就越焦虑。相反地,焦虑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允许它存在,它可能是我的朋友。当我们换成这样一种方式去看待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负面情绪对我们产生的消极影响反而会减少很多。
网友“小金人我的dream”:现在很多青少年确实需要心理辅导,尤其是要避免将来再出现一个杨丽娟这种疯狂的粉丝。最可怕的是做错了却不自知,不去改正。那么您是如何看待杨丽娟现象的?
杨丽娟现象网上炒得很热。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从这个现象中,我看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这是一个很极端的“偶像崇拜”的例子。
撇开杨丽娟个人人格上的问题,仅仅从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来看,我们要看到的是“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还是不正常的现象呢?老师常常说,你们这群学生只懂得追星,不知道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学习上。当老师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时,孩子更多的感受是你不理解我,我们之间有代沟。前几年流行哈韩、哈日,很多父母有这样一种反馈,会说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对韩剧、日剧如此崇拜,他们不能理解。孩子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不喜欢这些。
我们要看到,第一,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儿童阶段出现的正常现象。它和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是属于自我意识高涨,想要成为成人,想要成为理想中的我。但他暂时无法达成理想,他会寻找自己喜欢的偶像,作为他影响自我的替代。
第二,青少年当他想要成为理想中的我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心理断乳期”。当他急于和父母划清界限的时候,不想依赖父母的时候,他要找到一个替代品。从这个角度讲,“偶像崇拜”就成为了父母的替代品。
第三,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的周围人都在崇拜刘德华,我想告诉他们我不落伍,和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能会不自觉地去崇拜刘德华。这是环境、同伴群体的压力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偶像崇拜”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父母如何应对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偶像崇拜”有两种,有些青少年崇拜的是偶像的外表、偶像的动作,如果这种模仿过多,可能就会陷入到一个误区里。一种是崇拜偶像人格中的内涵,尽管偶像遇到很多压力、困难,他的偶像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坚持、毅力、努力,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的信念,如果这些是青少年崇拜的对象,那么,偶像身上的内涵是对青少年是具有积极的影响的。
老师、父母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成是正常的现象,不要一味压制。即使这些青少年已经在“偶像崇拜”的外表上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我们不能一味地用指责、压制的方式,会适得其反,即使父母、老师再好心,也不会被孩子所接受。
回到杨丽娟这一个例案上,我们不能对孩子的“偶像崇拜”过于严厉,但过于放松“偶像崇拜”,一味去顺从孩子的“偶像崇拜”也是不对的。杨丽娟的父母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过于顺从孩子的想法,而没有对她进行引导,使杨丽娟在崇拜刘德华这一问题上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走到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上。这是今天老师、父母和孩子冲突比较大的一方面,我们要从以上角度看待“偶像崇拜”问题。
来自搜狐的网友问:您好!我女儿快十岁了,无论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比较优秀,可就是不够自信,胆子较小,在公共场所不敢大声说话。在她刚上一年级时老公去外地工作,我独自一人带她,5年来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是不是和这种生活方式有关?我该怎样引导她?您怎么看有关现代都市孩子自闭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扩大的趋势。
我很难从网友的几句话中去判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自闭”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和别人交往,但是否达到“自闭”的程度,我们要认真分析。可能他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和别人交往,但没有到自闭的状态。
心理学所讲的“自闭”,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比如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只注意自己的生活圈子,不注意外界和他的互动。造成自闭症的机制是很多的,其中有一个机制和脑机制有关。可能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大脑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导致他和外界接触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今天独生子女中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但远远没有到自闭的程度。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很自闭,我说怎么个自闭?父母说孩子到小区广场上,都不和小朋友玩。孩子在家里,父母和他说话有反应吗?如果孩子只是不跟同伴玩,和父母、其他人交流是正常的,我们就不能判断他是自闭。但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交往问题,不和同伴交往,这和我们从小如何教养孩子有很大的关系,是否教给了他交往的能力、交往的品质。
有的家长和我反馈,我的孩子不理睬父母,父母由此得出结论:我的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有些家长和我说,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宝宝,妈妈回来了,快来迎接妈妈!”孩子不动。再比如,让孩子收拾玩具,孩子依然不动。当你下班回来的时候,孩子正在做什么?通常情况下,孩子不是在玩他喜欢的玩具就是在看动画片。当孩子沉浸在他喜欢的事情时,你叫孩子,孩子当然不动,不是他没有听见,而是他内心不愿意去做。
网友“小金人我的dream”:现在很多青少年确实需要心理辅导,尤其是要避免将来再出现一个杨丽娟这种疯狂的粉丝。最可怕的是做错了却不自知,不去改正。那么您是如何看待杨丽娟现象的?
杨丽娟现象网上炒得很热。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从这个现象中,我看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这是一个很极端的“偶像崇拜”的例子。
撇开杨丽娟个人人格上的问题,仅仅从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来看,我们要看到的是“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还是不正常的现象呢?老师常常说,你们这群学生只懂得追星,不知道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学习上。当老师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时,孩子更多的感受是你不理解我,我们之间有代沟。前几年流行哈韩、哈日,很多父母有这样一种反馈,会说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对韩剧、日剧如此崇拜,他们不能理解。孩子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不喜欢这些。
我们要看到,第一,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儿童阶段出现的正常现象。它和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是属于自我意识高涨,想要成为成人,想要成为理想中的我。但他暂时无法达成理想,他会寻找自己喜欢的偶像,作为他影响自我的替代。
第二,青少年当他想要成为理想中的我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心理断乳期”。当他急于和父母划清界限的时候,不想依赖父母的时候,他要找到一个替代品。从这个角度讲,“偶像崇拜”就成为了父母的替代品。
第三,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的周围人都在崇拜刘德华,我想告诉他们我不落伍,和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能会不自觉地去崇拜刘德华。这是环境、同伴群体的压力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偶像崇拜”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父母如何应对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偶像崇拜”有两种,有些青少年崇拜的是偶像的外表、偶像的动作,如果这种模仿过多,可能就会陷入到一个误区里。一种是崇拜偶像人格中的内涵,尽管偶像遇到很多压力、困难,他的偶像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坚持、毅力、努力,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的信念,如果这些是青少年崇拜的对象,那么,偶像身上的内涵是对青少年是具有积极的影响的。
老师、父母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成是正常的现象,不要一味压制。即使这些青少年已经在“偶像崇拜”的外表上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我们不能一味地用指责、压制的方式,会适得其反,即使父母、老师再好心,也不会被孩子所接受。
回到杨丽娟这一个例案上,我们不能对孩子的“偶像崇拜”过于严厉,但过于放松“偶像崇拜”,一味去顺从孩子的“偶像崇拜”也是不对的。杨丽娟的父母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过于顺从孩子的想法,而没有对她进行引导,使杨丽娟在崇拜刘德华这一问题上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走到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上。这是今天老师、父母和孩子冲突比较大的一方面,我们要从以上角度看待“偶像崇拜”问题。
来自搜狐的网友问:您好!我女儿快十岁了,无论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比较优秀,可就是不够自信,胆子较小,在公共场所不敢大声说话。在她刚上一年级时老公去外地工作,我独自一人带她,5年来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是不是和这种生活方式有关?我该怎样引导她?您怎么看有关现代都市孩子自闭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扩大的趋势。
我很难从网友的几句话中去判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自闭”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和别人交往,但是否达到“自闭”的程度,我们要认真分析。可能他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和别人交往,但没有到自闭的状态。
心理学所讲的“自闭”,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比如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只注意自己的生活圈子,不注意外界和他的互动。造成自闭症的机制是很多的,其中有一个机制和脑机制有关。可能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大脑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导致他和外界接触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今天独生子女中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但远远没有到自闭的程度。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很自闭,我说怎么个自闭?父母说孩子到小区广场上,都不和小朋友玩。孩子在家里,父母和他说话有反应吗?如果孩子只是不跟同伴玩,和父母、其他人交流是正常的,我们就不能判断他是自闭。但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交往问题,不和同伴交往,这和我们从小如何教养孩子有很大的关系,是否教给了他交往的能力、交往的品质。
有的家长和我反馈,我的孩子不理睬父母,父母由此得出结论:我的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有些家长和我说,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宝宝,妈妈回来了,快来迎接妈妈!”孩子不动。再比如,让孩子收拾玩具,孩子依然不动。当你下班回来的时候,孩子正在做什么?通常情况下,孩子不是在玩他喜欢的玩具就是在看动画片。当孩子沉浸在他喜欢的事情时,你叫孩子,孩子当然不动,不是他没有听见,而是他内心不愿意去做。